《体育舞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过硬的学科知识素养,扎实的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具备较强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体育舞蹈等领域的教学、训练、表演、创编与策划管理等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体育舞蹈是研究体育舞蹈发展、训练理论和提高体育舞蹈运动技术技能的专项提高能力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现代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胜任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舞蹈培训机构的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培养目标1 师德践行能力
能够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情怀,乐观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以生为本,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立志成为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培养目标2 教学实践能力
具有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的体育舞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较强的体育舞蹈实践能力,具有与体育舞蹈教育工作相匹配的高效组织体育舞蹈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
培养目标3 综合育人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熟悉各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先进的育人理念,能全面践行立德树人职责并坚持言传身教,能以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班级教育管理、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目标4 自主发展能力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意识。能了解国内外体育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开展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研究。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思路是使学生从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基础动作学习过渡到套路动作学习和创新、创编表演的过程。《体育舞蹈》在我校普修开设一学期,专选三个学期,分别在三、四、五、六学期中开设。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以及自学和自练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创新:打破以往体育舞蹈教学中过分注重竞技功能学习和传授,在体育舞蹈普修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舞蹈教学技能,动作技能、规范的动作示范、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要求具备一定水平的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突出对学生体育舞蹈裁判、训练的实践能力,并融合教师资格证书、体育舞蹈裁判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并与体育教师教育见习、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紧密结合,以适应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模式从智慧教学模式入手,通过“E会学”平台实现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
其次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增加了创编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体育舞蹈的创新创编和实践教学能力,使学生毕业后不但会跳会教,更会自己创编,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未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最后是教学评价方式,以专业汇报演出的形势进行考核,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个节目的选取主题、创编动作、制作音乐的全过程,同时组织其他同学进行编排教学并主演该节目。通过这种考核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善于乐于创编,真正达到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总目标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现代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胜任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舞蹈培训机构的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2.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 师德践行能力
能够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有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情怀,乐观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以生为本,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立志成为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培养目标2 教学实践能力
具有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的体育舞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较强的体育舞蹈实践能力,具有与体育舞蹈教育工作相匹配的高效组织体育舞蹈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体育舞蹈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有效地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
培养目标3 综合育人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熟悉各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先进的育人理念,能全面践行立德树人职责并坚持言传身教,能以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班级教育管理、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目标4 自主发展能力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意识。能了解国内外体育舞蹈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开展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研究。
1.知识与技能基础
有体育舞蹈基础,但水平层次不齐。对拉丁舞创编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自主选专项,都喜欢体育舞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而且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认知与实践能力
学生掌握了体育舞蹈的相关理论知识;体育专业学生思维活跃,性情乐观,好奇心较强,对新知识、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模仿能力和交往协作能力较强,因此可强化教学示范及小组团结协作学习环节。
3.学习特点
体育生有着较强的运动基础和能力,肢体动作较协调,学习体育舞蹈很快,但是体育生普遍力量好柔韧性稍差,小肌肉的灵活性稍弱,学习中体育舞蹈的小肌肉对抗用力掌握不够好,舞蹈空间也会受柔韧性影响而稍小;体育生普遍缺乏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训练,对节奏的把握需要时间训练;但他们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综合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
4. 学习资源
校园里已全部覆盖免费的无线校园网,学生在课前可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入“E会学”APP“体育舞蹈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平台上教学资源丰富多彩,观看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5.0 |
共 1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在2018WDSF拉丁队列舞锦标赛中, 北京舞蹈学院创编的《奇遇漂流》最终荣获了第5名的成绩,标志中国拉丁队列舞走向世界水平。
访问链接
冲入决赛获得第五! 2018WDSF世界拉丁队列舞锦标赛北京舞蹈学院《奇遇漂流》-体育-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k4NDg1NDI0NA==.html
![]() |
宿州学院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