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主页
  • 累计开课期数
  • 3 学期
  • 累计选课人次
  • 1481 人次
  • 累计访问量
  • 2771 次
课程分享  
教育心理学
主讲教师 林斗秀/安徽新华学院
学习人数 492
开课周期 2025年01月16日 ~ 2025年02月28日
教学进度
预报名
进行中
已结课
课程期次 共 7 周
  • 课程详情
  • 教辅教材
  • 课程评价
  • 常见问题

《教育心理学》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有意向毕业进入教师行列,报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人员复习备考的重要学习资源本次线上《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依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进行安排,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课程分为13个部分:

一是教育心理学概述。主要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产生与发展、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强调了教育心理学学科地位与意义;

二是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是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性与教育。强调了学生的内在发展规律与教育实施遵循的规律;

三是学习的基本理论。主要对学习的机制进行阐述,以及学习做具有的相关理论。强调了学习的本质,以及心理学史上不同流派对学习的贡献;

四是学习动机。主要涉及到学习动机的理论与培养和激发。强调了学习动机如何培养,以及如何维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五是学习迁移。主要对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梳理,以及学习迁移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得更好。强调了经验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和整合,个体将知识如何融合贯通、学以致用;

六是学习策略。主要阐述常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促进。强调了个体在学习中如何处理信息,有效存取信息,提升学习质量;

七是知识的学习。主要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的教学。强调了知识学习的分类,了解知识学习的条件,以及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如何转化的策略;

八是技能的学习。主要阐述了动作技能的学习与智慧技能的学习,如何恰当开展动作技能教学和智慧技能教学。强调了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恰当的练习获得技能的学习;

九是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对问题解决及培养,和创造力及其培养进行分析。强调了如何形成正确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

十是品德心理及其教育。阐述品德的发展阶段,初步掌握品德教育的方法。强调了品德的发展阶段,以及如何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产生作用;

十一是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主要是对群体心理进行阐述,阐述了课堂的氛围与管理的策略。强调了课堂管理的同时要因材施教;

十二是教学心理。主要是对教学设计、如何组织教学以及学习测评进行阐述。强调了学业评定的程序和方法,并运用于教育过程中,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十三是教师心理。阐述了教师角色、教师威信、教师教育能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容。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明确角色,提升心理健康意识。

这些教学内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应用指导意义,且基本涵盖了教师所要掌握的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具体知识,为教育实际提供一些教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有助于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测量和描述日常教学现象并消化理解,预测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从而加以控制。同时,通过为教育实际提供的各种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此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对深入认识教学以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发展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课程大纲
  • 第1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 1.2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2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2.3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 4.1 学习动机概述
    • 4.2 学习动机理论
  • 第3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 3.1 学习概述
    • 3.2 学习理论
  • 第4章 学习动机
    • 4.1学生人格教育
    • 4.2学生个别差异
    • 4.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 第5章 学习迁移
    • 5.1 学习迁移概述
    • 5.2 学习迁移理论
    • 5.3 学习迁移与教学
  • 第6章 学习策略
    • 6.1 学习策略概述
    • 6.2 常用学习策略
    • 6.3 学习策略的促进
  • 第7章 知识的学习
    • 7.1 知识概述
    • 7.2 知识的掌握
    • 7.3 知识教学
  • 第8章 技能的学习
    • 8.1 技能概述
    • 8.2 动作技能的学习
    • 8.3 智慧技能的学习
  • 第9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
    • 9.1 问题解决能力及培养
    • 9.2 创造力及其培养
  • 第12章 教学心理
    • 12.2 组织教学过程
  • 第13章 教师心理
    • 13.3 教师教育能力
    • 13.4 教师心理健康
  • 第25讲 品德概述
    • 品德概述
  • 第26讲 品德教育
    • 品德教育
  • 学习测评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上,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上,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正确理解教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上,在了解教师心理的同时,优化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提高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教育心理学》线上视频的实现,还具有以下四个目标:

1.过《教育心理学》视频的制作,使受众范围更广泛,时间性更灵活,可以不断重复学习,既能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也能提高MOOC团队教师社会知名度。

2.利用慕课(MOOC)课程的开放式教学特点,使教学目的更加明晰,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上,还对非教育学类专业学生、社会人员报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人员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复习备考理解考试内容提供了视听的“深度”效果

3.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教学与课堂管理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作出积极的努力。

4.以慕课(MOOC)课程为载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通过课程的改革进一步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电子教案、教学方法、教学录像等学习资源都有细化,最终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达到目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探索全程在线、网络开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预备知识

1.提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该课程不仅是教育教学及教师资格考试的基础内容学习,还是关于人如何进行学习,人在学习过程中,其内在心理机制如何发生的?

2.加强与重视教育教学实践,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

3.日常与个人学习结合,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质量与水平。


配套教材
参考教材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0.0

0 条评价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1 建议使用什么浏览器学习?
为了您顺利地进行课程学习,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火狐Firefox浏览器,及谷歌Chrome浏览器。
2 建议使用什么浏览器学习?
为了您顺利地进行课程学习,建议您将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火狐Firefox浏览器,及谷歌Chrome浏览器。

授课教师
安徽新华学院
2024 e会学 皖ICP备05002528号-14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145号 Copyright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