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20206号文)而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类必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以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该课程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新时代大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5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在线测试、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等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学习通线上考核、闭卷标准化机考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0-6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本书编写组,2021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关于费年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45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笫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7月1日。
1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17、《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1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 ,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1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央文献研究室,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2、《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版。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三卷,中央文献研究室,外文出版社,2017、2020年版。
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2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
2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2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版;
30、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教育,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帮助新时代学生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规律、认识运动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用实际行动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2、通过本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分析、解决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自觉,为学生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课内实践项目及学时分配:
1、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习近平等)的原始著作或某一专题著作,通过撰写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并通过课堂展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识。(4学时)
2、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校园调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基本观点与大学生关注的校园热点问题相结合,选取适当的调研选题,在校园内开展实践调查,并撰写校园调研报告,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汇报心得等,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时)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
教学手段:E学会学习平台、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使用学习通混合式教学。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5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在线测试、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等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学习通在线考试和闭卷标准化机考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0-60%。
5.0 |
共 2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 |
安徽工业大学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