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投资实务》课程主要面向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是高职财富管理、证券实务、金融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注重提升学生从事期货行业的专业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本课程也适合社会上的期货爱好者和期货从业者学习。
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体现职业教育特点,课程把从事期货市场有关工作岗位必备的八个知识和技能设置成8个模块,8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衔接为一个整体,每个模块由若干个项目构成,合计50个项目,64个学时,以项目为驱动,满足以培养技能和素养为目标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要求。课程对接期货市场最新发展,反映了“期货”+“保险”、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期货市场新知识和新技能。课程内容紧贴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体现“1+X”证书教育理念。此外,结合课程特点,课程在模块导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中有机融入了课程思政。
《期货投资实务》课程始建于2008年。2009年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立了基础性的线上资源,并利用线上资源服务于线下教学。2012年课程获得安徽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进一步丰富了线上资源,并尝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2017年课程获得学校“内涵提升全员行动计划”教研项目立项。2021年课程获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此阶段课程建设更注重校企合作,通过对课程结构和内容持续更新,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同时积极打造以学生互相交流期货投资为主题的数字化社区。课程建设与配套教材建设同步,课程负责人主编了由东北财大出版社发行的《期货投资实务》教材,教材发行至今已是第五版,合计超过六万册,具有较高影响力。该教材2018年获安徽省“规划教材”立项,2021年获得提质培优全员行动计划承接类项目“遴选校企双元合作开放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立项。
中国期货市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经30年,在这30年中,从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从期货到期权、从场内交易到场外交易、从境内市场到境外市场,中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取得全面发展,其中商品期货的交易量为全球最大。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在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等方面的功能愈加完善,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期货市场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期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期货投资实务》课程就是面向中国期货市场,培养服务于期货市场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学习者可以了解期货市场产生与发展历程;了解期货合约与期货交易所制度;熟知国内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品种。可以掌握期货投机交易技能;掌握期货套利交易技能;掌握期货套期保值技能;掌握期货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技能。可以养成注重职业技能,科学管理财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不忘风险、合法合规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与同类课程相比,《期货投资实务》课程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接金融机构工作岗位,面向岗位来组织课程内容。与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来制定课程标准,使得课程紧密对接金融机构的工作岗位,并依据岗位设定模块,精选反映岗位技能与素养的典型工作项目,面向工作岗位来组织课程内容。
二是,结合课证融通与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课程内容对接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的全国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标准,实现“1+X”证书课证融通教育;在技能培养的同时,针对期货行业岗位特点,课程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深入剖析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又注重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是,构建期货投资交流平台,打造数字化社区互动课程。课程鼓励学生在课程综合讨论区展示学生参加的期货模拟交易或者参加的期货投资大赛的成交、持仓、资金变动等交易信息,引导学生在讨论区分享期货投资的经验与教训, 形成一个可供学生直接交流、实现生生互学的数字化社区。
《期货投资实务》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思政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期货市场产生与发展历程;了解期货合约与期货交易所制度;熟知国内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品种。
2、能力目标:掌握期货投机交易技能;掌握期货套利交易技能;掌握期货套期保值技能;掌握期货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技能。
3、素养目标:注重职业技能,科学管理财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不忘风险、合法合规。
4、思政目标:投身期货市场,立志为中国资本市场添砖加瓦;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先导课程包括: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金融法律法规》等。
5.0 |
共 3 条评价 |
本次开课
查看全部
|
![]()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邮箱:ahmooc@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943、66197609
客服QQ:3224114574、3265176516